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022-03-08 点击:1366次

今年是我国职业教育深入推进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关键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职业教育从未像今天这样引人注目,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之高、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围绕如何不断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

促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体系化、标准化、优质化和国际化发展新突破。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教师研究院院长曹晔表示,在体系化发展方面,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有了实质性进展,本科职业教育进入实施阶段。在标准化建设方面,国家出台一系列标准,推动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此外,在优质化发展方面,体现在以出台《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标志,以职业院校“双高计划”“双优计划”、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产教融合型企业等为抓手,积极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形象。而在国际化发展方面,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需要,以“鲁班工坊”为代表的中国职业教育逐渐走向国际舞台。


  长期以来,社会理念中一直存在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问题。国家行政学院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邢晖谈到,经济结构、职业结构、技术结构的变化,必然要求人才结构和类型的多样化。而人才的多样化,也必然要求教育结构和类型的多样化,所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同等重要。邢晖叮嘱青年学子,每个人的成长道路都不同,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专业和未来职业是最主要的。


  在职业教育中,必须树立积极的职业教育观,把握职业教育规律,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办学导向,才能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曾写过一副对联来形容职业本科教育:上联“升本不忘本 本本出特色”,下联“跨界勿越界 界界树新风”,横批“我是高职”。姜大源认为,职业教育如果以升学为导向,可能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促进就业,始终是职业教育的初心。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是党中央立足当下国内外发展形势,对职业技术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职业教育适应性,归根结底要适应经济发展新格局的需要,以及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教育的需要,以促进自身体制机制及制度格局更成型,专业结构更优化,产教融合协同创新贡献率更大。”邢晖说,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适应性是个大命题,其实践、政策、理论探索的空间巨大。但未来的政策重点应放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均衡发展、协调发展上,不仅二者的规模要大体相当,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也要大体相当,结构要协调,地位和待遇要平等。


  曹晔表示,我们不仅要按照党中央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要求,不断创新德技双修的育人模式,还要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落实好职业教育国家标准,实施好“1+X”证书制度,完善职业教育高考制度等。与此同时,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力发展适应新技术和产业变革需要的职业教育;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实施好“三教”改革,开展课堂革命,从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职业教育。


让职业教育的未来繁花盛开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政策的加速实施,职业教育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如何在新发展阶段做好职业教育,让不同类型的学校百花齐放,让不同特点的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成长道路?


  未来做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是要政府、企业、社会、个人形成合力,切实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教授赵志群表示,中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社会仍然需要中职学校毕业生,但中职学校的吸引力不高,除了受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影响外,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待遇普遍较低,也是影响其吸引力的重要原因。成功的职业教育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还要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让年轻人获得相对体面的工作和报酬,以及继续发展的机会。这样职业教育才能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职业教育与技术进步息息相关,必须适应新技术和产业变革的需要。曹晔提出,当前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等数字经济正在崛起,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高端产业和高端产业人才稀缺,这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很高要求。姜大源谈到,建立职业教育“学习—就业创业—再学习—再就业创业—再学习”的灵活办学体制和机制,将是优质高职和中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选择。


  凝聚共识促发展,汇聚合力谱新篇。在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同时,要牢牢把握发展职业教育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要求,才能切实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才能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望,转化为职教战线“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孙美娟